鉴定交易中心地址成都
鉴定时间30分钟
亨得利鉴定项目古玩收藏品
鉴定是真品能否出手可以联系需求买家
鉴定面向范围全国
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,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。因为在我国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特的形式,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。并且我们知道,在古代皇帝的统治下,几乎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将伴随币制的改革,因此我们在研究古钱币的时候也是在认识和了解一段历史。
银元宝到了明朝才盛行,但还不是国家的法定。直至清朝,银元宝始为主要的流通,因重量不等,所以按“两”为主要的重量单位,故又称银锭为“银两”。清朝的银锭形状变化为马蹄形的元宝,故亦称为宝银。经过熔铸后的元宝,又可分为大锭、中锭、小锭,但通称为银块或银锭,此外碎银依然存在。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,以致宝银的种类和名称虽在全国大体一致,但成色与重量却非一律,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,相互之间的兑换也有一定的折算比率。后,外国洋银(银元)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流行,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两制度的地位。直到1933年宣布废两改元后,银两才不再作为流通使用。

古钱币的真品钱文、图案、轮廓和穿孔都非常清晰、规矩、表面的自然磨损和撞击伤痕呈不规则分布,制作粗糙,钱文、图案、轮廓模糊不清,多有沙眼和气孔,表面磨损和撞击伤痕有规则,或没有磨损和伤痕。

喀什道大清银币
喀什是中国西部主要城市,受中亚文化影响很深,喀什铸的银圆成色高。光绪年间左宗棠督办新疆后,喀什厂所铸银圆正面用大清银币休制。因左宗棠本人和其所属多数是湖南(简称湘)人,所以各种币重都用湘平计量。
正面:正中点圈内“大清银币”上面“喀什道”,下面为“湘平式两”(壹字如此写法颇少见,在中国银圆上只得三例,均系罕品),左面为回文年号1325年即公元1907年。
背面:正中龙外有点圈,左面为叶枝,右面则似花枝,极为稀少。

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大字版银圆
民国12年(1923年)天津造币厂铸样币。此币铸造背景和正面图案,钱币学界颇有争议。经查考鲁迅先生的日记,现已能确证“十二章图案”系鲁迅先生会同许寿棠(即季市)、钱稻孙3人共同设计,原拟作的图案,现铸制在本币正面。设计过程介绍如下:
鲁迅先生于1912年2月应*民国临时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,到南京任职。不久,随进北京。同年5月鲁迅先生抵京,即在报到,直至8月才任命鲁迅先生为检事,随后改任为社会教育司科科长。当时府决定由鲁迅、许寿棠(即季市)、钱稻孙三人同拟图案。3人接到任务后,即积极研究,共同设计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,即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、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能、献,并将涵义逐一解释于后……以上事例都可从1912年8月28日鲁迅先生的日记和1913年2月当时编的月刊卷册(文犊录要)栏中《致拟图说明书》中得到证实。
该图设计精美,包罗万象,匠心特(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有钱稻孙先生捐赠的《拟民国初期铅模》实物一方)。除此币正面用该图案外,尚有山东张宗昌于1926年试铸金币十圆及二十圆两种。1926年直隶褚玉朴铸银辅币一角、二角两种。1926年张作霖铸“陆海军大元帅”壹圆纪念银圆一种,1927年又铸“*民国十六年”壹圆纪念银圆一种,先后总共十种之多。发行流通后深得民众的喜爱。
该币正面中间镌十二章图案,上雕“*民国十二年造”;背面记值文字“壹圆”,根据“壹圆”2字的大小不同,此币可定为大字版。
成都亨得利中心: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二段188号金牛万达广场甲级写字楼A座27楼2703。费是200元/件,包括仪器检测和老师评估市场,并出具检测报告。经后的有的藏品可以帮您联系买家私下交易。出售前期除了费200,不再收任何费用,出售之后收取5%的提成,这种直接交易成交率高,无前期费用
http://www.schdlzb.com